怎样缓解高三学生的压力(高三学生压力大怎么缓解)

怎样缓解高三学生的压力(高三学生压力大怎么缓解)

怎样缓解高三学生的压力(高三学生压力大怎么缓解)

故事

高中孩子学习到了关键期,高中的学习节奏与初中时完全不同,父母如何帮到高中孩子提升学习成绩,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老师在讲如何用逆推思维分解学习目标,提升学习效率,提升孩子的学习动力中就有详解的讲解。

“老师,小龚上了高三以来在学校表现怎么样啊?”“他这次期中考试是不是失误了呀?”“这都已经高三了,他这样的成绩,能上什么好学校啊?”一连串的发问,来自小龚同学的妈妈。

电话那头,她焦虑的声音,让我感受到了和她一样的压力。我一边宽慰小龚妈妈,一边翻看着小龚的成绩。出人意料,他这一次发挥得很不错了。“她这是多不了解小龚啊!”我摇头叹息。

自从发了期中考试成绩,这样的电话我已经接了好几个了。内容无外乎“我的孩子学习情况如何”“这次没考好啊”“他就是不努力”“一讲学习就和我吵”……“

家长这是怎么了?”我心生疑惑。

我从最初给我打电话的家长的娃——小龚那里开始了解情况。他不耐烦地甩甩手:“就你夸我,我妈在家已经唠叨了我N遍了,主题词只有一个——分数不够高,哪也去不了。”“我已经很努力了,这次考得已经算好了,她还要我怎样。”

班中的佼佼者小李,满脸写着沮丧:“我也考进班级前三,年级前十了呀。可是他们说,我不努力。还说难道不能再努力点吗?他们不看难度、不看强度,也不看我的承受度。”

看来家长比孩子更无法适应高三。

低落的情绪在班中弥漫,家长的电话没有间断:“着急”“无法沟通”“孩子不努力”“学习成绩是雷区”……

家委会有了这样的呼声:“老师,我们很想知道这些孩子究竟在想什么,可他(她)不肯和我说!你能跟他(她)谈谈吗?”

携手起步,共探迷雾

孩子对家长有意见,家长对孩子不满意,我这个旁观者似乎看到了问题的症结,可是却有心无力。我的确可以在他们之间转达,但所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解铃还须系铃人,如何让当局者自清呢?双方都想知道彼此的想法,既然暂时不能面对面沟通,那就迂回一下吧。

于是,我根据孩子和家长所反映的状况,及自己对这个年龄段亲子间可能存在的矛盾的预估,设计了分别给家长和学生的调查问卷。

学生问卷利用班会课在教室完成并及时回收;家长问卷则是通过校园平台进行集体的点对点地发送。

通过对两份问卷数据的分析,我确定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孩子实际情况与父母预期之间的过大差异,导致彼此的心理失衡。家长常把学生的成绩达不到他的预期进行外部归因——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欠优化、对高三还未及时适应等。

家班同行,渐入佳境

我把问卷的统计数据及分析结果发布在了家委会群里,并跟家长们商议该怎么解开双方的心结达成共识。家委会给了很多建议,经过讨论最后一致决定把想跟孩子说的话录下来,由班主任转达给孩子。当然,一切都是悄悄地进行的,孩子们,一无所知。

“同学们,今天我们的班会课会是一节‘听会’。老师收集了一些特殊的声音,与大家分享。”“听会?听啥?”……看到学生一头雾水的样子,我也配合地做出了故弄玄虚的表情,但心里充满了期待。

“儿子,能听出爸爸的声音吗?”一个低沉的男中音响起时,教室里一下静了下来。

我看到在角落里的一个男生眼中闪现了一丝疑惑,还有惊喜。

那个声音继续说着:“当父母的总是‘望子成龙’,所以从小时候开始,我就对你有很多要求,我希望你的未来能有作为,希望你走的每一步都不会后悔……我希望你可以做到最好,当然我也认为你有这个实力……可是没想到反而给了你太大压力。儿子,我们看到了你的努力,对于高考,我想说的就是尽力就好!”角落里的那个男孩低下了头。

我没有说话,继续打开音频。

“妈妈只是希望你每天开心。”“儿子,我们不需要你怎样,只要你尽力了就行。”“放轻松,我最大的期望就是你充实快乐地度过高三。”……家长们深情的话语飘满了整个教室。

苍白的语言真的无须再说。我取出事先准备好的信封和信纸。我想,孩子们一定也有话要对父母说。

我静静看着这些已经长大的孩子,他们有的思考了很久才落下笔,有的眼中还含着泪,偷偷擦抹了两下开始写。整个教室,只有沙沙的落笔声,可是,那一段段声音,却仿若一直在回荡。

这次,我没有做桥梁,我请孩子们自己把信带回去,随便以什么方式给父母。后来还是有学生悄悄告诉我,不好意思,就放在信箱了。

我在群里告诉家长,孩子们给了他们一个惊喜。许多家长告诉我,在此之前,孩子们从未主动跟自己聊过学习,倾吐过他们的焦虑。因此习惯于看表象把成绩作为衡量标准的父母总觉得是孩子还不够努力,要加紧鞭策。

经过这次的问卷和互动,他们才发现,其实自己并不真正了解孩子,甚至也有家长承认自己是因为虚荣所以才对孩子有过高要求的。

第一期的促进计划已经有了初步的成效,相信一切都会变得更好。

期末大考前,我在家长群中贴上了考试的时间节点,不同于往日里家长对考试重点的重重盘问,一位家长说道:“希望我们家小朋友这次放宽心态考呀,不管结果怎么样,努力过就行,考完带他去吃顿好的,都辛苦一个学期了。”许多家长应和着,我看着这样的场景,心下欣慰满满。

更让我高兴的是,临近考试,许多同学主动来问我题目,其中还有从不轻易造访办公室的陌生面孔。其中有位男生笑着说:“奇怪吧,我爸妈现在对我要求没那么高了,我反而觉得不能让他们失望,过去的我可能的确没那么努力,但是我以后会更努力的!”

看着这些学习积极性高涨的孩子,我心中顿时暖洋洋的。

那一刻,云开雾散,重见阳光明媚,天气晴朗温暖,有金色的光彩撒在孩子的面容上,我静静地听着,他们就如同无声的小苗,努力生长,渴望被听见自己的声音,我也静待,听见花开的声音。

反思

几个家长来电,一群无法在家长期许中自处的学生,高三家长的焦虑与失落,林林总总的问题汇集到了一起,构成了“家班共育”的小小起点。反思这一过程,我在这几个方面体会较深。

首先,以信任构筑共育基础。

假想若是没有“信任”这个大条件的存在,我们的家长是否会选择在发生矛盾的第一时间致电给我使端倪乍现,学生是否会选择主动与我沟通倾诉心事呢?

可见,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并不能将家长与学生作为“陌生人”,使教师工作产生距离感,我们要尽可能在完善学校工作的基础上,培养与家长和学生之间的信任,从而更好地辅助三方的沟通工作,使老师既非纯粹的倾听者又不是主宰的领导者。

所以作为老师要在平日的点滴中,培养自己与家长和学生的信任度,这是一切家班联系工作的基石。

其次,以需求激发共育智慧。

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时常会发生各种看似并不起眼的小事,假如我忽视了小龚妈妈的第一通电话,我就会这样错过一个疑窦,之后也不能以问卷调查这样的方式,使得一些家长们难以表述的思想有了抒发的途径,形成理性的结论,多方共育也无达成可能。

作为教师,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家长和学生客观存在的需求,以需求为引导,确立育人目标,用心去经营每一次“家班共育”的契机。

再次,以多维沟通搭建共育平台。

家班共育并不是刻板的,固化的,片面的,单向的。单从一个渠道一个方面切入解决问题是不具体全面的。

在这个案例中,从家长与孩子间的矛盾出现到逐渐改善的整个过程中,老师、家长和学生三方及时的多维的沟通,是家班携手共育初见成效的重要保障。

教师要做好孩子与家长之间的纽带,寻找合适的契机,将他们内心的情感紧密地维系在一起。

我想班级教育只有与家庭密切合作,统一思想,围绕共同目标,发挥各自的特长,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10月17日 上午9:30
下一篇 2022年10月17日 下午12: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