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是一位好老师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何成为一名高中老师)
高中孩子教育进入了关键时期,都有一句话说青春期对上更年期,当父母的如何教育高中孩子呢?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老师,会手把手的教家长如何应初中孩子的各种教育问题?
《经开追梦》 之2
——经开区中学第一场培训存记
她着一袭红裙从主席台后起身,双手合十往听众致敬,一开腔,落落大方,积极热情的气息扑面而来。大屏幕上的课题名很文艺:余生不长,共同成长。
8月25日,七夕。经开区中学全体教师的第一场培训,在广信七中食堂三楼,蹭了七中新学期班主任培训会。主讲人余志芳,广信中学的语文名师。
ppt内容虽引经据典,却一闪而过,来不及完整记录下什么。会后重看手机拍的图片,才能粗略回顾那些触动到我的观点。譬如:
教师应该比学生更需要去学习,才能会教;(所见略同!)
世界不会记得你说过了什么,但一定不会忘记你做了什么;(谨言慎行,说得再好听,不如踏实做好手边事。)
变消极为积极,变受害者为受益者;(这心理暗示,是每个人克服生活磨难的利器。)
问题学生还是学生的问题,学生的问题就是我们教师研究的课题;(哈,正刚开始摸索,准备上路……)
我若开讲,又该怎样结合自己的理念与所为自如表述?可以借鉴余老师的哪些地方?哪些方面又要加强?
相比作为现代教师队伍里的班主任角色,我更感兴趣从码字者角度看余老师的个人奋斗史——一位不止有颜值与才华,更是充满阳光并热衷于实践的励志女性。
她的起步,并非名牌大学毕业生才成为的高中语文教师。有过十年的小学教师生涯,她再从考大专到考本、考研,最后才得了机会进高中讲台。她幽默形容:“那时饶中新成立招走了一批县中老师,正好出现了一个坑,我这萝卜就给填上了……”
那个“坑”,或许是无意间落进的,可成为名师,却必然是独有其华才能匹配之。即便此刻身为三个孩子的母亲,她的言谈举止也在不无时刻说明——她从不曾间断过学习步伐,她会终身演绎学习魅力。
我喜欢她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对学生的点滴,别出心裁,推陈出新。譬如:
她用图片和文字保存着自己首次当高中班主任的情形。那是个同事都不愿带下去的所谓问题班级啊。学校找上刚新进校的她时,她却觉得是机会,没有丝毫抱怨,反而立马谋划。她用5天时间给65位同学写了65封真诚的信,还把每封信都折成双边小船状。她的文采与用心,一下打动少年们。
制定班级制度,她让学生自主规定好品质、好习惯,自主推荐怎么才是好班主任的标准。她用师生双方共同协商出的条框去践行这些最初提议。她认为:要学生怎样,不如让学生自己知道该怎样。
第一节班会,寻常班主任能让学生个个上台自我介绍就已算履行了职责。她会让学生自行组队,给自己团队命名,编各种特色口号,定组长和组员,相互介绍。这过程中,还评选最高人气奖、个人风采奖,又弄个小测试,五分钟之内看谁记住了最多同学名字,选个记忆之星。瞧瞧,她在开学第一周,就用无数小计谋俘虏学生,也从活动中迅速抓住各种学生的优秀。
她认为高考不是在最后,而是在进入高中的每一个平时。高中三年的每一个阶段,她用不同策略去鼓动、表达自己的理念:比如每个节日让学生给家长写信,也要求家长回寄语;比如在新春归来时给学生玩发红包游戏,把对学生的期颐与奖励用有趣的方式传达出去;进入高三,她又会弄场郑重其事的入班宣誓,与每个男生握手给每个女生拥抱,给足学生仪式;真正到了高考前,她会一一给自己班上每个家长打电话,询问家长是否真正清楚自己孩子的真实状况……这些细碎,讲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着实又是不简单。
她和学生分享校史、优秀大学、优秀校友,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往届师兄师姐的故事、以及身边同学事。她用无数小措施,时刻激励学生。她悄悄拍下自主学习的同学,偷偷记下扫地同学的身影,随时就能给学生赞扬;她给学生写信也要学生回信,这种方式不仅是她与学生的沟通方式,更是她现身传授语文的小手段,就像她会让学生评选每次作文的一二三等奖一样,把自主权从来交给学生。
她管一个特别有网瘾的男孩子以后,才知道原来我们县城里有38所网吧。那男生最后以599分高考成绩奔赴去大学,个中滋味她只记得:每个孩子的聪明是要人发现并持续去推动的。
成长,要以活动为方。余志芳从来不说教,而是真正的践行者。参照余老师种种,对比之我自己。也有与初中孩子们相处的小心思与小手段,却尚无余老师之全面的恒心与用心。或许,与已多年不曾亲自班主任,而只是从旁辅助或指导年轻班主任有关,我不再是个一线班主任的践行者。
前几天的一篇文里,恰好也提到过一个好班主任对孩子的重要性。这几日,镇西茶馆公众号里李镇西老师也在重提班主任新学期如何给学生编位置的一些建议。哈哈,好的班主任各种各样,不好的班主任一定大同小异。
教育家怀特所言:“教育不是为了教人谋生,而是教人创造生活。”一个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生活方式与工作风格,从来密切相关——她在日常生活里是个有心人,驾驭班级与课堂必然也不逊色;她对生活充满抱怨故步自封,工作也定无创意与新意。生活与工作,相辅相成,终身学习,确是终身事。余生已不长,得跟紧成长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