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孩子心理压力大家长怎么帮他们(高三家长压力焦虑)
每个孩子都是祖国的花朵,也是家庭的未来。每一位父母对于自己孩子的培养是很重视的,有的时候这些重视会让你的孩子“展翅高飞”,但有时过高的期望却会使他们从此“一蹶不振”,就像刘女士和她的孩子一样,不仅孩子的成绩受到影响甚至还会改变亲子关系。
高中孩子心理建设,进入青春后期的孩子,孩子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父母如何帮初中孩子做好心理建设,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老师在直播课里青春期孩子心理特征是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家长需要系统学习来引导陪伴孩子度过青春期,做好高考的心理建设。
刘女士近期由于儿子小铭学习成绩下降而忧心忡忡:
“我已经下岗一年了,孩子爸爸的工资也不高。虽然全家人过得比较拮据,但我们还是省吃俭用,对儿子的营养、学习非常重视。现在儿子上高三,自高二开始成绩严重下滑,从年级前十名落到中下水平。儿子和我们都非常焦虑。
而且,这段时间,他还出现了一些奇怪的想法,总觉得别人如果碰他就会吸走他的智力,尽管知道这种想法不对,但仍然忍不住这样想。这可怎么办呢?我们都很着急,不知道怎样帮他。
现在我们也在反思是不是之前对孩子的期望太高了,导致他压力太大了。因为我跟他爸爸学历不高,工作不是太好,所以希望孩子不要走我们的老路,能够考上一流的大学,将来找到好工作、过上好日子。
孩子很懂事,也很爱学习,我们的辛劳他全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直很希望经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改善家庭状态、改变自己的人生,平时上课、做作业都很认真,小学、初中成绩都很好。
进入高中后,想到高考的严峻,我们平时对他的功课抓得很紧,他自己压力很大,学得很刻苦,希望自己各科都很好。高二时有两次考试没能考到前十名,他就很焦虑,给自己增加了很多练习,除了学校的功课,课外辅导班的功课他也不想落下,经常晚上熬夜学习。
我们看他这样既心疼又担忧,让他多休息,放松自己,他做不到,心情更加烦躁、沮丧,还觉得我们不理解他的努力。情绪崩溃时,会拿拳头打自己的脑袋,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不知道为什么还是学不会,认为自己脑子笨。无论我们怎么安慰、劝说他,他都听不进去。我们很担心他一直这样下去会崩溃掉,该怎么办呢?”
心理咨询师解读:
家庭的客观情况、父母在经济上的压力、父母对孩子学习的期待,小铭看在眼里、铭记在心里,长期体验着匮乏、自卑、焦虑的感觉。
情绪是心理状态的信号,是自身需求能否得以满足的反应。
小铭一直体验到都是些不愉快的感觉,自身的需求一直未得到满足。这些不愉快的感觉,让人想回避、想消除,因此在某种程度也会逼迫小铭不断前进、改变自己、改变外界从而去改变这些情绪体验。
之前小铭将改变自身情绪、内在压力的方式放在学习上,觉得只要能够保持很好的学习成绩就能在未来改变自己的家庭、自己的人生。然而,这个期望在高二时被挫败了,一次两次的挫折,或许小铭会有些失望、焦虑,还能硬扛着,去“拼一拼”,但若失望的次数超过了孩子内心设定的那条线,孩子就容易被击溃。对于有些孩子来说,失败十次几十次都没关系,而对于有些孩子来说,一次、两次的失败就足以击溃了他。
这种差异既与家庭环境、教养方式有关,也与孩子自我感知有关。
孩子的自我感知,决定了他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
几次成绩未达到自己内心设定的目标,让小铭内心感到失控、焦虑、自责,甚至会觉得自己是无能、无用的。这些内在想法与感受,让他很痛苦,难以接受,因此在行为上更加努力去学,期待能够补回来,找回曾经在学习上的控制感。但成绩一直都无法上去,这个事实强化了他内心那些负面想法与感觉,对此小铭感到既困惑又无助,出现了一些心理困扰,并呈现出一定的症状:情绪上比较焦虑,无法真正放松;思维上出现难以控制的“奇怪想法”,总觉得别人如果碰他就会吸走他的智力,尽管知道这种想法不对,但仍然忍不住这样想。
这种“奇怪想法”,表达了他内心的学习压力、自责和焦虑,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别人让我智力丧失,而不是我的无能让我陷入这种状态,因此不必过度责备自己。想法中的具体内容,可能来源于让他不舒服的肢体接触体验,也可能来源于他的妄想,妄想思维被剥夺。
此时需要进行专业的诊断与帮助,看看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具体有多久了,有没有谁触碰他让他觉得最不舒服,他感觉是谁剥夺了他的智力,剥夺之后他的内在变成了怎样的状态,会不会觉得一片空白、思考停滞,就好像思维被“吸走了”、“夺走了”、“抽空了”一样;感觉或担心被别人碰到就会吸走自己的智力,自己又做了哪些应对行为,是否会在生活中回避与人接触,等等。
以孩子之前的智力水平来看,若孩子内心状态平和,跟上学习并不是太困难的问题,可让孩子进行一段时间的专业青少年心理咨询,调整孩子的感知、信念、思维、情绪,帮助孩子拥有一个平和、稳定、健康的心态,更好的适应外界。
最后祝高考考生,金榜题名,考生心目中理想的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