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抑郁症能否去学校读书(抑郁孩子不想去学校)
有网友如是提问。
高中孩子心理建设,进入青春后期的孩子,孩子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父母如何帮初中孩子做好心理建设,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老师在直播课里青春期孩子心理特征是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家长需要系统学习来引导陪伴孩子度过青春期,做好高考的心理建设。
可是于我而言,却不是”如果“,也不是一场恶梦,我十七岁女儿真的得了抑郁症,休学一年后,复学失败。
复学失败后,感恩学校宽宏大量,同意请一年病假保住了高中学籍。这所重点高中,可是那些考不上的孩子十万加才能进的学校。
今年状态好了许多的女儿,信心满满想重返课堂,计划文科认真听,理科就自学日语,毕竟落下了一年功课,也不是天才。可是去教室坐了几天,曾经的学霸如听天书,放不下的骄傲让她如坐针毡。她再一次退缩了。选择在家学习。
对于通过学习成长改变,已经蜕变为新我的我来说,身心健康才是最好的学历和最远大的前途。所以,学业的成败,已经左右不了我的情绪。我已经理智地划好边界:学习是女儿自己的事,她自己决定并负责。我的事,是做好妈妈,像一个真正的母亲一样,给予女儿无条件的爱。爱我的女儿,仿佛她是高考状元一般。
相比身心健康,博士学历、硕士学历、名校毕业,我是看不上的。这个观点,得到一位硕士毕业生患者、一位名校毕业生患者妈妈的高度认同。因为她们的女儿上不了班,融入不了社会,连正常生活都成了困难。曾经全家的骄傲,成了不可与人言说的禁忌。
另外,我理解的学习,更是广义的学习,并不限定于数理化、并不限定于坐在教室里。
甚至我理解的工作,也不一定进大企业或考取公务员,或者任职任何一家单位。我认为干自己喜欢的事,获取不一定丰厚的报酬,降低物质贪欲,追求精神富足,那才是真正幸福快乐的人生。
所以,我非常喜欢的一本书《瓦尔登湖》。这本书的作者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内容丰厚,意义深远,语言生动。人的正常生存,不就是需要热量吗?包括食物、衣服、燃料等,足够就行,不必奢华,被没完没了的物质欲望裹挟人生。更多的时间和心力,去看书,去过自己喜欢的生活,这样的人生才香,才有劲!
这个时代,是多么好的时代呀。所有的才华,都有机会闪耀出光芒,都能变现。“天生我材必有用”,我相信女儿在自动自发地学习和探索中,慢慢就能遵循她自己内心的指引,找到适合她自己、恰巧又是她自己深爱的道路。
我认为,每个人,任何时候,有机会做真正的自己,一定是世上最幸福的事。最幸福的人,身心自然就会越来越健康,就能远离焦虑症、抑郁症了。
“如果你的孩子得了抑郁症,不肯去学校,也不要读书,怎么办?”
能怎么办?
我开始花了两年时间哭求、唠叨、指责,给女儿传递焦虑和压力,让她选择吃学习的苦,别吃生活的苦。可惜使尽了浑身解数没用,反而加重了病情。
住院期间,见到多位高学历患者,一病毁所有。
还有网上报道研究生毕业,因心理疾病无法适应社会,无奈自闭于方寸之地。
所以,放下了学业的执念。坚信,成人比成才更重要。身心健康才是最好的学历,最远大的前途。身心健康的孩子,本能会选择向阳而生,茫茫天地,总有适合孩子的一条路。
所以,自女儿复学失败后,一年多时间,包括我的余生,绝口不会再提学习,去安排女儿的人生,放手让孩子做自己人生的主人。
“有心插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现在我女儿主动爱上了学习。
此刻,正坐在书桌前奋笔疾书,念念有词,背诵单词。
几天前,女儿听了杨宁博士的《文学理论进程》课,听了"你看见了那只鸡吗?“的故事,感触颇深,很羡慕有文化的人,想成为大学生,不想一辈子只能看见那只鸡。
人,总是无法改变另一个人的,除非他自己愿意改变。
人,总是无法叫醒另一个装睡的人,除非他自己愿意觉醒。
我从我女儿的生活方式,房间里高频出现的物品,电脑打开的网页,平时的谈话里合理推断,我女儿正在自动自发地改变和觉醒中。
而且,更难能可贵的是,这种改变和觉醒,纯粹是靠她自身的内驱力和自律,而非从前家长制造的焦虑和恐惧。这样更能保持和持续发展。